5.5G,一個比5G更大的牛,被吹出來了?
當很多人還在對5G頗有怨念的時候,覺得除了手機貴,話費貴外,沒別的“優(yōu)點”時,5.5G又來了。
近日,華為已經發(fā)布了5.5G的相關產品,并表示5.5G要滿足未來5-10年的數(shù)智社會發(fā)展需求,在6G到來之前,滿足更多的應用場景。
同時高通X75基帶,更號稱是全球首款支持5G-A(5.5G)的基帶芯片。
而與5G相比,5.5G也有諸多的優(yōu)勢。
比如網速更快,可以達到5G的10倍,最高可以達到100Gbps,同時時延更低,延遲低于1毫秒,比5G網絡低一個數(shù)量級。
還有連接密度提升10倍左右,可以支持真正的萬物聯(lián)網,所有設備均可以接入。還有定位精度達到了厘米級等等。
此外,還有三大新的應用場景,分別是UCBC(上行超寬帶)、RTBC(寬帶實時交互)、HCS(通信感知融合)。
反正一聽就是高大上,比5G高級多了,提高了一個維度。而基于高速度,低時延,精準定位,那么從5G到5.5G,將更好地匹配人聯(lián)、物聯(lián)、感知、高端制造等場景,孵化更多的商業(yè)新機會。
不過,很多消費者對于5.5G卻并不感冒,覺得這是又吹了一個大牛,5G就已經算是吹牛了,都還沒有實現(xiàn),5.5G又吹上了。
在很多消費者的眼中,并不在乎新技術有多牛,更多關注的是新的技術到來時,產品品質有沒有提升,資費有沒有下降,消費者有沒有得到實惠。
但是說實話,5G似乎并沒有讓廣大消費者體會到這一點,或者說體會不明顯,認識不深刻,反而天天吐槽5G,說帶來的是負擔,運營商限速,5G又沒快多少,資費倒?jié)q了不少。
所以一看到5G都沒有實現(xiàn)當初吹的牛,5.5G又來,就會覺得這是吹了更大的一個牛了,和普通消費者無關,是廠商們?yōu)榱速嶅X折騰出來的。
那么5.5G是吹牛么?從技術層面來講,肯定不是吹牛,畢竟高速度,低時延、多連接,怎么看都有價值,但是能不能實現(xiàn),何時能實現(xiàn),就真的不太好說了。
畢竟理想和現(xiàn)實之間,很多時候還是有點距離的,更重要的是為了升級5G,運營商們投資巨大,目前還遠沒有到收回成本的時候,立即上馬5.5G,其實也不太現(xiàn)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