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低估的國產CPU:5年9款,RISC-V架構,銷量超40億顆
說起CPU,大家馬上就會想到英特爾、AMD。而說起國產CPU,大家馬上又會想起龍芯、申威、兆芯、飛騰、海光、鯤鵬這6大。
但事實上,目前國產CPU不只是這6大,還有一大被我們忽略了,那就是阿里旗下平頭哥的玄鐵系列CPU。
阿里平頭哥成立于2018年,成立之初,就采用了與其它6大國產CPU截然不同的芯片架構,采用的是RISC-V架構。
這個架構是開源免費的,同時又具有簡潔、靈活等特性,一直以來,大家都認為RISC-V是x86架構和Arm架構的強有力的挑戰(zhàn)者,未來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。
平頭哥進軍RISC-V領域后,發(fā)力的并不是某一個領域,而是針對高性能、低功耗、AI等等領域,都做了研究。
如上圖所示,可以看到阿里RISC-V芯片的多面性。不僅如此,阿里平頭哥除了研發(fā)CPU產品之外,還研發(fā)RISC-V架構的IP,以及芯片研發(fā)平臺,這些IP、平臺都對外授權,可以幫助其它芯片企業(yè),快速的利用RISC-V架構,研發(fā)出自己的芯片。
目前阿里的RISC-V芯片,已經用于手機、物聯(lián)網、筆記本、平板等等設備之上,也與安卓系統(tǒng)、華為的Openharmony系統(tǒng)進行了兼容適配。
按照阿里的數(shù)據(jù),從2018年成立以來,時至今日,僅5年的時間,就推出了3個系列9款產品,分別是低功能高能效的E系列三款(E902、E906、E907),AI高性能的C系列5款(C910、C906、C907、C908、C920),以及高可靠實用應用的R系列(R910)。
而到目前,這9款CPU產品出貨數(shù)量突破40億顆,授權客戶已經超過300家,授權個數(shù)超過800個,從出貨量來看,已經是所有國產CPU中的第一名了。
倪光南院士表示,未來RISC-V很可能發(fā)展成為世界主流的CPU之一,從而在CPU領域形成x86、Arm、RISC-V分天下之勢,發(fā)展RISC-V芯片是中國的一個機遇。
機構預測,到2030年時,全球的RISC-V芯片年出貨量將達到160億顆,覆蓋電腦、5G、工業(yè)、AI、汽車等等領域,RISC-V芯片的市場占比將達到30%左右。
不知道那時候的國產CPU,能不能憑借RISC-V架構,分到一杯羹呢?不再所有的CPU都大量依賴從國外進口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