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密展銳變革之路:絕地求生 跨入5G第一梯隊
2021年2月11日下午,國內芯片設計龍頭企業(yè)紫光展銳迎來歷史性時刻,第二代5G芯片T7520初啟成功。
“2021年2月4日21:04分,T7520抵達攻關室;
2021年2月5日0:08分,UBOOT啟動成功;
2021年2月5日11:30分,安卓Launcher ok;
2021年2月10日21:05分,GSM CALL pass;
2021年2月11日15:00分,5G call pass;…”
研發(fā)人員們記錄下150個小時測試驗證的關鍵點,雖然這是芯片設計中的流程化操作,但這一次成功,意味著展銳首次實現了5G工藝領先,并即將量產全球首顆6nm EUV 5G芯片。
“T7520目前已成功回片,以展銳史上最快速度通過一系列測試驗證,一次流片成功,標志著我們在工藝技術方面和強者站在一起了,當然我們現在是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地站在里面。”紫光展銳CEO楚慶在專訪時說道。
每一代通信技術的更迭,都伴隨著頂尖芯片廠商的洗牌,這一次,展銳立于潮頭,目前全球5G芯片玩家只剩下5家公司:高通、三星、聯發(fā)科、海思、展銳,公開市場上只有高通、聯發(fā)科和展銳。而在中國大陸市場上,海思芯片不外售,展銳成為公開市場上半導體生態(tài)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盡管展銳歷史看上去很長,事實上現在更像是一家新銳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新的管理團隊從2018年的12月接手后,內部就開啟了一系列新變革,科技企業(yè)的技術突圍從來不易,背后充滿著掙扎、創(chuàng)新和重生的故事。
三天抉擇 變革伊始
時間回撥到2018年,那是紫光展銳波折起伏歷史上的又一個轉折點。
當時外界看到的是,年初,展訊和銳迪科合并整合為紫光展銳;年底,伴隨著展銳高管變動,楚慶加盟擔任CEO,展銳即將拉開新序幕。
而當時內部的情況是,整體業(yè)務面臨崩盤式下滑,產品質量事故頻發(fā)。有一家當年最大的客戶,上半年開了7個單子,結果發(fā)生了三起索賠,賠償額超過了交易額。且2018年7月份以后很少再有新的Design in。
“這么大規(guī)模的公司,正常情況下一年應該有100個以上的新訂單。” 楚慶談到,這意味著,那時已經幾乎被客戶集體拋棄。
面對岌岌可危的局面,楚慶決定“閉關”三天梳理公司狀況,做出最終去留的決定?!暗谝惶毂粐樀搅?,覺得一些事實得再確認一下。然后我就帶電腦回家,找一個地方安安靜靜把手機關了,再仔細看一看數據?!?/p>
在楚慶確認數據的同時,外界已經輿論洶洶,關于展銳的未來和他的未來,成為連月頭條。要做科技企業(yè)的掌舵人實非易事,既要懂技術,也要有商業(yè)管理經驗,尤其是面對急需突破研發(fā)瓶頸、亟待扭轉頹勢的企業(yè),挑戰(zhàn)是巨大的,對人才的要求也非常之高,經不起接二連三的人才流失。
一切,都將楚慶推至臺前,“另一方面,展銳是中國半導體產業(yè)的脊梁,需要有人來擔起這一份產業(yè)責任。最后一天,下了個決心,還是得把這個擔子挑起來?!背c說道。
抉擇之后,便是風雨兼程,領導者既要打破舊有架構,又需要推陳出新。回顧剛接手時的混亂狀況,楚慶依舊歷歷在目:“當時公司一些部門連基本的規(guī)范都沒有的,以IT系統(tǒng)為例,恰恰在兩個經濟最關鍵的點上掉鏈子,營銷部門沒有電子流系統(tǒng)、供應鏈部門沒有電子流系統(tǒng),一切靠手工錄入。研發(fā)更是缺乏科學管理,當時沒有立項的決策機制,我們砍掉了90%的項目?!?/p>
于是,2018年底新團隊接手后,新展銳就開啟了延續(xù)至今的持續(xù)變革。
2019年的主題是質量救亡和市場救亡,在2019年3月,展銳開了第一屆質量大會。會上,除了展銳研發(fā)人員代表自我批判外,還有四位客戶代表出席批判。原本每位客戶的批判時間為20分鐘,但其中一位客戶就批判了1小時20分鐘。面對疾風驟雨般的批評后,展銳在會上宣布了 “火鳳凰”計劃,之前原代碼沒有完備先進的架構,自此展銳從建立架構開始,重構核心代碼,脫離低品質。
重構代碼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工程,直到2020年12月,“火鳳凰”二期交付,完成90%,實現了產品交付時間提升30%,客戶問題密度下降60%,至此,鳳凰浴火重生。而這位責之深的客戶,最終成為展銳親密的戰(zhàn)友。
與質量體系改革同時進行的,還有營銷體系變革,楚慶建立了新的體制,起名“阿米巴戰(zhàn)隊”,這個團隊中包括銷售、客戶經理、技術支持,進行扁平化的更靈活的團隊作戰(zhàn),當年的“銷售英雄”在年末一舉獲得了300萬元獎金。
經過了一年重建,展銳脫離了質量的死亡陷阱,也獲得了首批品牌客戶,實現了多年下滑之后的營收和毛利雙增長。
2020年,展銳的主題是經營提升,“3-4月份我們重建了經營體系,除工業(yè)電子作為業(yè)務發(fā)展標兵以外,大部分經營團隊都經過大調整和體制變革。調整后,經營團隊很快煥發(fā)活力,經營指標從谷底爬出,幾乎以二次曲線的方式向上攀升。雖然遭受疫情的重大影響,2020年營收增長率實現了非常好的表現?!背c在內部發(fā)文中總結道。
2021年的重心則是技術提升、能力升級。在楚慶看來,經過兩年的奮斗,公司基本做到了從無序到有序,2021年將啟動從有序向高效率挺進的新航程。
自主創(chuàng)新 絕地求生
如果將新展銳比喻成一輛馳騁著的汽車,那么管理層在駕駛汽車前進的同時,還要邊修補漏洞。從管理、制度、市場到人才,都要一一查漏補缺,而最核心的引擎還是技術和工藝的突破,這是芯片企業(yè)的核心競爭力。
楚慶坦言:“2018年以前公司一直處于技術跟隨的狀態(tài),其中一條技術主線就是移動通信技術,2G落后于一線廠商差不多是15年,一線廠商是1990年發(fā)布的手機芯片,當時的展訊2006年2G的產品宣布上市,一直到很晚才看到手機。3G落后8年,4G落后10年,19年才全面推出4G全網通芯片。5G時代,我們堅決趕上?!?/p>
在上任后的第二天,楚慶就做了一個戰(zhàn)略決策,提升展銳通信技術和芯片工藝的先進性。
2G3G時代,公司主打性價比策略,不重視自研技術,展銳技術生態(tài)上共生的“山寨”廠商,到了4G智能機時代很快被競爭下去了,逐漸走下坡路?!爸悄芙K端時代要求公司的技術必須到武裝到牙齒,技術是買不來的,也是市場換不來的,只能你憑勞動自己創(chuàng)造出來,”楚慶說道。
從2010年開始,進入LTE 4G時代以后,芯片企業(yè)們就展開了工藝戰(zhàn)。楚慶表示,在半導體工藝上,以前的展銳一直非常落后,離一線廠商追得最近的時候,工藝還差至少三代以上,“如今5G兩代產品T7520、T7510都出來了, T7510是采用12納米工藝,良率也有非常大的提升?!?/p>
在確定技術領先策略后,展銳便集中投入60%的研發(fā)力量到5G研發(fā)中,最終,展銳5G芯片T7510在2020年5月批量出貨,躋身第一陣營;展銳5G第二代芯片T7520目前已正式回片(一次流片成功),以6納米的工藝領先。
除了在5G上有突破,展銳還推出4G智能手機方案T610及T618,對標同期競品,其性能相當于高通驍龍821,已被中興、酷比魔方、臺電、海信等品牌采用。而在2018年,曾經的展銳4G主線產品SC9832E性能僅接近高通入門級的4系產品。僅僅一年多,展銳的4G主線性能實現了從對標入門級到對標高端的飛躍。
在兩年多的新政下,展銳的變革立竿見影。2018年,展銳的主要陣地只有功能機,而原本占優(yōu)勢的功能機,在競爭對手進攻下不斷丟失陣地,市場占有率縮水至41.55%。2020年,智能機營收超過功能機,智能機營收增長超50%,突破1億美金。其中,4G智能機全面突破一線品牌, T618進入高端旗艦機。根據IDC數據,2020年,展銳在功能機市場占有率76.92%,其中4G功能機出貨量增長1.5倍。
2018年,展銳失去幾乎所有品牌客戶,國內看不到使用展銳芯片的終端產品。眼下,展銳客戶結構明顯改善,拿下大量品牌客戶,包括LG、諾基亞、TCL、中興、海信等,產品品類也從手機拓展到智能穿戴、平板、兒童教育以及后視鏡、 翻譯筆等眾多創(chuàng)新品類。此外,展銳還全球首發(fā)LTE Cat.1 bis產品春藤V8910DM,實現 Cat.1bis市占率全球第一,占比70%。
可以看到,在主力的手機芯片外,紫光展銳已經拓展到了可穿戴、物聯網領域。2019年,紫光展銳根據客戶和市場的需要,成立了消費電子業(yè)務部、工業(yè)電子業(yè)務部,以及智能功率電子業(yè)務部,明確了三大業(yè)務線。值得注意的是,新成立的工業(yè)電子的板塊第一年銷售額就超過了9000萬美元,第二年又實現100%以上的增長,業(yè)績超過2億美元,展銳在多個領域開花結果。
開啟IPO 邁向新征程
展銳的變革還在繼續(xù),大刀闊斧的推進必然面臨著阻力,“阻力很大,糾正它是很困難的,只能新陳代謝。末位淘汰一直堅持到現在,第一年淘汰了大概600多人,第二年又淘汰了10%。同時,我們大批引進優(yōu)秀的畢業(yè)生,2019年,展開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應屆生的招聘,共招聘了千余名應屆生,我們給年輕人機會?!背c說道。
同時,展銳也面臨著一些爭議,高管團隊中不少來自華為海思,加上2019年建立質量體系,引入華為常常談論的IPD(集成產品開發(fā))、CMMI(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)和TMMi(測試成熟度模型集成)等業(yè)界先進的流程規(guī)范實踐,外界的噪音是,展銳是否成了另一個海思?
對此,楚慶談道:“展銳的的管理體系和華為不一樣,我們并沒有效仿誰。我們基礎的管理系統(tǒng)包括IPD、CMMI,像基礎的修路一樣,但是修路不是目的,是為了上面跑車。在這些基礎的管理架構上,我們還有頂層架構,這是一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是什么?每一個組織都是一個生物體,你要為自己的發(fā)展壯大負責,不能發(fā)展壯大了,我們就更新你的管理團隊,誰落后更新誰?!?/p>
事實上,管理體制IPD是IBM的總結,是一整套成熟有效的管理經驗,眾多公司引進并進行適配。在建立了創(chuàng)新管理機制后,展銳還在不斷變動中,在公司的字典里,沒有絕對的“穩(wěn)定”一詞。在楚慶看來,“作為一個生命體,尤其是一個蓬勃的生命體,它的內部就處于一種不斷變動的狀態(tài),我們所謂的穩(wěn)定那叫熱寂。”
而這些都抵擋不了新展銳的步伐,近日展銳剛完成上市前的新一輪融資53.5億元人民幣,由上海國盛資本、碧桂園創(chuàng)投、海爾金控和賽睿資本等4家原股東共同投資。目前,展銳正在進行上市前股權及組織結構優(yōu)化,積極籌備科創(chuàng)板上市。
展銳的新征程正在展開,展銳有自己的新定位。在公司的新名片上,印有一行小字:“數字世界的生態(tài)承載者”,“信息產業(yè)的生態(tài)大致分為兩個部分,一是提供基礎的承載者,二是在其上繁榮發(fā)展的公司?!背c表示,在這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,芯片產業(yè)是重中之重,擁有主芯片平臺能力的企業(yè)才能成為生態(tài)承載者。
“以手機行業(yè)為例,我們的任務是什么?是提供技術,我們必須承擔生態(tài)承擔者的責任,如果技術落后,會導致整個生態(tài)的技術落后。所以我們的首要責任是提供先進技術,我不能容忍落后,所有的技術都要往前跑?!背c如此闡述展銳的責任和目標。
在當下全球半導體產業(yè)鏈的動蕩時刻,以紫光展銳為代表的芯片設計企業(yè)處于關鍵的戰(zhàn)略環(huán)節(jié),展銳作為主芯片平臺,具備稀缺的大型芯片集成及套片能力,產品包括移動通信中央處理器,基帶芯片,AI芯片,射頻前端芯片,射頻芯片等各類通信、計算及控制芯片。
根據IC Insights最新報告,2020年中國大陸公司的Fabless(無晶圓廠)芯片公司在全球市場占據15%份額,美國則為64%。中國的半導體企業(yè)正在加速崛起。
在疫情和缺芯的大背景下,半導體產業(yè)作為國之重器,在各個國家地區(qū)受到空前重視,中國、歐美、日本等各區(qū)域對于半導體產業(yè)扶持政策不斷。近期,國內財政部官網發(fā)布了關于支持集成電路產業(yè)和軟件產業(yè)發(fā)展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;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中也提出,培育先進制造業(yè)集群,推動集成電路等產業(yè)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
同時,在大國博弈之下,展銳等核心企業(yè)的戰(zhàn)略重要性不言而喻,展銳在國內也有著無法替代的差異性。在5G的新起跑線上,相信展銳還將邁向新的技術高地,創(chuàng)造更大價值,數字世界的星辰大海正向展銳展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