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威脅對華斷供飛機零部件,中方回應
關鍵詞: 中美經貿問題 波音飛機零部件出口管制 中國波音飛機數(shù)量 波音
國際電子商情22日訊 針對“近日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實施波音飛機零部件的出口管制,以作為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反擊”一事,10月21日,外交部發(fā)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上回應,中方在處理中美經貿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、明確的,關稅戰(zhàn)、貿易戰(zhàn)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,雙方應該在平等、尊重、互惠的基礎上協(xié)商解決有關問題。
據路透社報道,特朗普10月10日在白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作為對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回應的一部分,美國可能會對波音飛機零部件實施出口管制。特朗普稱,“我們擁有眾多產品,其中不乏像飛機這樣的大型設備。中國擁有大量波音飛機,這些飛機需要零部件供應,同時也需要許多其他相關產品?!?/span>
報道援引一家航空數(shù)據分析公司此前發(fā)布的數(shù)據稱,中國目前有約1855架現(xiàn)役波音飛機,另有222架訂單尚未交付。歷史上中國航司曾占波音訂單的25%,如今這一比例已降至不足5%。
報道認為,若美方實施該限制,預計將影響中國航空公司機隊的正常運行與維護。同時,美國供應商如通用電氣航空的業(yè)務也可能受到波及,其為波音737MAX、777和787等機型提供發(fā)動機。
更深遠的影響在于,這種行為嚴重動搖了商業(yè)合作的基石——信任?,F(xiàn)代大型工業(yè)品,尤其是飛機、高鐵這類生命周期長達數(shù)十年的產品,其價值不僅在于產品本身,更在于其背后持續(xù)數(shù)十年的零部件供應、技術支持和維護保障體系。任何一個理性的買家,在采購這類動輒數(shù)億美元的昂貴資產時,都必須確保其在未來的運營中能夠得到穩(wěn)定可靠的支持。
還有分析認為,特朗普的威脅打破了以往貿易摩擦中不將民用產品維保體系“武器化”的默契,并將波音公司置于尷尬境地。
在波音的早期發(fā)展過程中,也就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之前,波音公司幾乎完全依賴于自己工廠的零部件供應,自主生產化率一直都維持著近100%的水準,這其實也是和當時其他制造業(yè)的表現(xiàn)一致。
但是隨著產業(yè)鏈分工不斷的走向社會化和國際化、全球化,波音公司為了降低成本,也開始逐步的進行全球委托加工。目前,波音的生產模式已高度全球化。以波音787為例,約90%的零部件由海外企業(yè)生產,僅10%由波音自主完成。
波音的海外供應商雖然遍布全球,但是大體上其實可以分成三大類:關鍵系統(tǒng)供應商(如英國羅爾斯-羅伊斯公司、法國CFM公司、瑞典薩博公司等)、機體結構委托加工商(如日本三菱、川崎重工等),以及小型零部件生產商(如中國西飛、中航洪都等)。所有零部件最終運往美國西雅圖工廠完成總裝。
事實上,飛機制造這個圈子很小,主要就是波音和空客兩大巨頭。它們之間既有競爭,也保持著某種默契,共同維持著市場的平衡。由于門檻極高,這個行業(yè)基本看不到惡性價格戰(zhàn),大家共同維護著產品的價值。
責編:Momoz